村里的智能蜂箱。何萌 攝
今年,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,也是湖南省貿促會駐村干部馮軍在金童山村幫扶的第六年。眼看著幫扶工作即將結束,他卻比以往更為忙碌。
金童山村位于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,是湖南省貿促會的駐點幫扶村。最近,村里大事不斷,件件都是大好事。
養雞場的屠宰加工廠即將建成,峒茶車間裝上了機器,村里的直播帶貨正搞得如火如荼。駐村工作隊四處奔走,一刻也不愿耽擱。
這六年來,曾經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的窮山窩,在大家的精心培育下,成為吸引能人回鄉的“香餑餑”,村民們逐漸過上向往的生活。
歸期臨近,隊員們依然在踐行初衷,“我們工作隊遲早會離開,要讓村民真正掌握‘造血’技能,實現產業可持續、可復制,保證村民持續穩定增收,才是真正的脫貧?!?/p>
抱金飯碗 過窮日子
養雞基地內,工作人員正在為雞苗接種疫苗。何萌 攝
初見馮軍,給人一種自帶“俠氣”的感覺,行事風風火火,和他一起駐村的工作隊隊長戴剛,踏實穩重。戴隊長和 “馮將軍”一起,組成了村里人人熟知的“最佳拍檔”。
“我是2015年3月23日來的?!瘪T軍記得很清楚,那時候的金童山村,還是未合并前的鋪路水村,他和幾名同事一起組成湖南省貿促會駐村幫扶工作隊,從長沙出發,坐了六七小時的汽車才抵達,眼前的場景讓他心理落差巨大,“比我們村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都要差?!?/p>
地處南山風景名勝區旅游線必經之處,鋪路水村偏偏“抱著金飯碗仍過窮日子”,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,農村基礎設施落后,灌溉工程年久失修,大部分村民外出務工,運輸還靠肩扛手提馬馱。
帶著疑惑,幫扶工作隊進村第一個月,就把村里的貧困戶都走訪一遍。原來,村民不是沒想過辦法。2008年前,村里曾大面積種植西紅柿,由于對市場行情不夠敏感,造成西紅柿大面積滯銷,血本無歸。
工作隊的產業之路也“繞了彎路”,馮軍坦言,“當時到處搞種植產業,我們也一度種植過荷花、獼猴桃、苗鄉梨、脆桃等等,但總是成活率不高,掛果期太長,收效緩慢?!?/p>
屢屢栽跟頭,村民們都沒了信心,工作隊每每提及發展產業,鄉親們總會半開玩笑、半認真地用村里廣為流傳的一句順口溜回應,“政府年年喊產業脫貧,老百姓年年虧得掉褲子”。
找準病灶 探索養雞
規模養雞基地內部。何萌 攝
村里產業扶貧的“病灶”與“痛點”到底是什么?工作隊員們走訪了周邊10多個村和全村村民,和村干部一起總結教訓,他們發現,“難產”的病灶在于“缺規模種養技術”,“打不開穩定銷售市場”就是痛點。
針對病灶和痛點,駐村工作隊決定發揮湖南省貿促會的優勢,找能人,引技術。
2016年,聽說瀏陽有一位養雞養蜂能人袁風格后,工作隊三次登門求教。一次次地軟磨硬泡下,袁風格終于答應來村里發展養雞產業??紤]到貧困戶的抗風險能力,采取“公司負責提供雞苗、飼料、防疫和銷售,貧困戶只需按要求操作,每羽固定收益4元”的扶貧產業培育模式。
一切準備就緒,卻沒人敢報名了。
“聯合辦養雞場,要先交3萬塊錢保證金,要是又跟西紅柿一樣賣不出去怎么辦?家里兩個小孩,一個讀大學,一個讀高中,真的虧不起?!必毨赳麄ズ偷莱隽祟檻]。
“我以個人名義在保證金收條上簽字擔保賠付!”在馮軍的承諾下,才終于打消了他的顧慮。不到6個月,4000羽雞銷售一空,覃偉和凈賺1萬余元。就這樣,原先觀望的貧困戶紛紛報名。
村里建成的12萬羽規模養雞基地,和后來發展的200箱高山養蜂基地,在前兩年冰凍天氣和禽流感的影響下,一路磕磕絆絆地堅持下來。2017年,本村“南山戰斗雞”實現周邊三縣基礎市場銷售8萬羽,10戶貧困戶直接增收30萬元。
產業逐漸成型,貧困戶不但實現了增收,還向扶貧產業技術能人轉變。隊員們也長舒一口氣,“只要不是干不動,靠養雞養蜂脫貧基本沒問題了?!?/p>
危中尋機 產業升級
謝石梅大姐在家門口養雞。何萌 攝
2018年初,城步南山國家公園開始試點,養殖基地整個片區被劃歸核心保護區。保護區內禁養,南山生態土雞養殖基地面臨搬遷。
“干脆來個產業升級?!彼紤]再三,隊員們說干就干,重新籌建種雞場和飼料加工廠,形成從種雞到雞苗、林下飼養、銷售整條扶貧產業生產鏈。
謝石梅大姐一家六口,生活困難。一來謝大姐家里,馮軍便打開了話匣子,“我剛來村里那會兒,她家還是危房,大姐有慢性呼吸道疾病,不能做農活,老公手指殘疾,兩個女兒都外嫁了,小孫女是兔唇,跟著大姐生活,奶奶脖子長瘤都沒錢看病?!弊詮?016年開始養雞后,謝大姐家總算脫了貧。后來在工作隊的幫助下,2017年底政府兜底建了新房。
“今年養雞肯定比往年要掏的少,賺得多。扶貧資金配資15元,幫扶公司墊資10元,你們只用出資5元,產權和收益全歸你們。賺錢后每戶掏100元出來,作為大家的風險擔保金?!甭牬麝犻L和 “馮將軍”解讀后,謝大姐一口氣在自家養了3000多只雞苗。
“有了產業還不夠,我們得延長產業鏈,加長銷售周期,拓寬銷售渠道?!?019年,工作隊和商務部的駐村干部籌劃的屠宰加工項目,獲得了商務部援助批復,今年六月即將建成調試,他們很有信心,“有了成品雞,我們南山戰斗雞的品牌會打得更響?!?/p>
全新探索 產業持續
峒茶種植基地。何萌 攝
產業有了起色,金童山村也變得越來越有“引力”。
去年下半年,貧困戶羅亮偉找到了一份家門口的工作,負責管理300畝峒茶種植基地,每個月3000元收入,家里還養雞養鴨,不用外出打工就脫了貧。這樣的變化讓他干勁十足,“貧困就像掉到河里一樣,大家拉了你一把,還得自己努力爬起來?!?/p>
此前,城步峒茶以其獨特的甜味頗具特色,全鎮的峒茶種植面積已超千畝,卻沒有一家茶葉加工企業。在工作隊員和村支書郭時庚的推薦下,能人羅錦暉返鄉投資300多萬,在村里建設成品茶產業扶貧車間。
眼下,車間設備就緒,六月底就要投產,預計今年即可收購生茶葉50噸以上,并帶動21戶貧困戶就業。但扶貧干部們的計劃遠不止于此,他們還計劃建設標準化茶園,組建專門的茶葉營銷團隊,把金童山茶產業打造成拳頭產業。
養蜂基地也迎來了“新成員”,原先的普通蜂箱都已被智能蜂箱取代。從國家商務部到城步掛職的縣委常委、副縣長劉書軍介紹,“智能蜂箱不僅可以溯源,還可以查看蜂群狀況,監督蜂農生產行為,建立蜂農誠信生產檔案,有效預估蜂農產量。未來,消費者甚至可以認領蜂箱,實時查看蜂箱,吃到放心蜂蜜?!?/p>
村里的空置房變身直播基地。何萌 攝
更令人驚喜的是,來自長沙的兩位“妹陀”歐江曲和易蓉,辭去編導工作來城步創業,把直播帶貨事業搞得有聲有色。她們把直播基地選在村里的空置房,帶動全縣土特產銷售的同時,鼓勵村民自發直播。
說起直播成果,易蓉很自豪,“我們通過‘鄉村芝麻官’網店直播帶貨,積累了2萬多名粉絲,最多時有30萬人圍觀,從去年九月至今已完成400多萬銷售額?!?/p>
今年4月,城步苗族自治縣實現全縣脫貧摘帽,金童山村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。湖南省貿促會會長、黨組書記賀堅表示:“通過發揮貿促會的招商引資和市場打造能力,我們一直致力于為金童山村打造可持續、可復制的產業,讓精準扶貧也能實現‘普惠式’扶貧。在決戰脫貧攻堅之后,如何妥善地過渡到鄉村振興,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工作?!?/p>